服務熱線:13792477385 簡體中文
En
印染是一種加工方式,也是前處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總稱。印染行業處于紡織服裝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是賦予紡織面料功能、提升紡織品檔次、提高附加值的關鍵環節。
印染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但是總體來講,印染行業本質上仍然屬于傳統制造業,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而目前我國印染行業整體面臨全球產業鏈格局調整以及成本壓力、技術革新等種種問題,企業發展困難重重。
一、盈利大題難解
根據wind(萬得)統計數據,2023年A股印染行業上市公司總收入43億元(根據公司披露收入按產品分類統計),與2022年基本持平,但毛利率從9.67%大幅提升到了15.18%。即便如此,行業毛利率依然沒有恢復到2021年及以前的水平。2019年~2022年,行業毛利率始終在下滑,一路從2019年的20.76%腰斬至2022年的9.67%。基于2022年的低點,去年的毛利率看似同比大幅上漲,但是從近5年來的行業毛利率水平來看,仍然處在下滑曲線上。
印染行業毛利率 資料來源:wind
今年一季度,在我國整體工業生產向好的背景下,印染行業也實現了開門紅,營收與利潤均大幅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規模以上印染企業營業收入680.76億元,同比增長11.36%;實現利潤總額20.6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53%。對比行業整體數據與上市公司數據可見,我國印染行業玩家非常分散,這意味著行業競爭激烈,也意味著行業有巨大的整合空間。
對于印染企業而言,盈利并非易事,虧損仿佛才是常態。如華紡股份(600448)在去年終于擺脫了2021年與2022年的虧損,實現了盈利。不過也是微利,高達28億的營收盤,僅實現了857.16萬元的凈利潤,即凈利率僅0.31%。
二、成本管控是第一位
面對僅能微利甚至無法盈利的情況,成本管控自然成了業內公司的頭等大事。無論公司規模大小,公司控制成本的手段相似,都是通過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以期降低成本。
華紡股份數字化轉型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報
航民股份(600987)在A股印染行業中為收入規模最大的公司,其在過去的一年中專注數字化轉型升級:其漂染廠部署了RFID智能布車方案和DATACOLOR配色系統,染整廠實現了場內數據大聯通,并完成了部分車間的智能化改造,一套組合拳下來成功提升了生產效率。小體量公司如鳳竹紡織(600493)也致力于打造紡織印染行業數字工廠標桿,2023年公司生產車間全部采用了智能節能型生產設備,以實現節能降本。
成本管控以外,印染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通常與環境污染、低附加值產品掛鉤。相關部門也充分認識到行業的短板所在。去年12月,工信部發布《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23版)》,表示要推進印染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工信部公告 資料來源:工信部
行業自身特點與外部因素推動業內公司紛紛向著科技創新方向前進。華紡股份去年實現了平幅連續印染全流程設備等生產要素的互聯互通,標志著公司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
三、穩扎穩打搶市場
即使企業不斷加碼技術創新,印染行業依舊難以段時間內擺脫傳統制造業的屬性。現如今,隨著各種技術甚至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傳統制造業似乎站在即將被淘汰的邊緣。各種傳統生產設備、流水線正逐步被數字化、智能化替代。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也使印染行業正面臨全球產業鏈格局的第六次轉變。由于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以及貿易環境優勢,印染產業正在向東南亞國家轉移。
印染行業發展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我國的印染企業究竟該做出怎樣的抉擇才能順利度過這一關?目前來看,不同企業還是選擇了不同的解題思路。老大哥航民股份仍然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堅定做強印染主業,深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可謂激流勇進。華紡股份則將今年定義為“變革之年”,期望通過改變組織架構、嚴抓績效、不斷開源、強化造血功能,更好的搶市場搶訂單。小弟鳳竹紡織則致力于減少各種不利因素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對外面對全球產業格局調整,對內面對成本管控與業內激烈競爭,我國印染企業可謂內憂外患。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搶占市場份額似乎成了企業破局第一要務!